互联网一站式财税服务平台
  • TOP

关于恒大高新变更公司注册资本暨修订《公司章程》的公告

10266次 2017-12-11

  “以前窗口一天接待200多户,改革后每天接待量超过500户”。今年2月份,连续创业者黄耀为自己的新公司安徽国硕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办理工商注册。在合肥市政务服务中心工商局窗口,填一份表格,递交一次材料,不到一个小时完成了所有流程,2个工作日后,他便拿到了营业执照。而5年前,他创业做电商公司时工商注册可没这么容易。

关于恒大高新变更公司注册资本暨修订《公司章程》的公告

  “以前开公司,除了要办营业执照,还要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多个证件,依次跑工商、质监、税务等多个部门,没有半个多月办不下来。”黄耀告诉记者,以前办理工商登记前置条件多,程序繁琐,不仅要到现场核名,还要提交验资报告,来回要跑很多次。“比如以前注册资本实缴制,办照要有验资报告,一等十几天不说,还要东拼西凑筹钱。现在改为认缴制,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小多了,也不用提交验资报告,营业执照两三天就办下来了。”
  黄耀的惊喜来源于合肥实行的“多证合一”改革成果。据了解,今年合肥市持续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在原来“五证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涉及企业登记、备案等有关事项和各类证照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在全省率先实施工商登记注册“七十一证合一”,进一步解决涉企证照过多,准入不准营等问题,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
  合肥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局副局长许俊超介绍,按照能整合的尽量整合、能简化的尽量简化、该减掉的坚决减掉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多证合一”改革,整合各类证照事项。在省政府要求整合的56个证的基础上,合肥市又增加了可以整合的证照15个,目前全市28个部门已将相关审批备案事项进一步整合,整合各类证照已达71个。
  对于“多证合一”改革带来的变化,合肥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局登记科科长孙瑞国深有体会。他介绍,按照以前的进度,办营业执照需要5天时间,组织机构代码证要3个工作日,税务登记证1个工作日,银行开户证明15个工作日,整个流程走下来要将近一个月时间。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前置审批,各项许可和备案加起来多达200多项,有些许可证拿不到,企业就不能办理营业执照。
  “以前窗口前办理工商登记的人经常排长队,我们也经常加班,有时候要忙到晚上9点多才下班。”孙瑞国介绍,现在合肥市政务大厅再也见不到排长队办证的情景了,工作人员也不用经常加班了。工作压力小了,效率却更高。“以前窗口一天接待200多户,改革后每天接待量超过500户。”
  “通过手机就能办理工商登记,企业办事方便多了”
  今年3月份,安徽中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敏第一次为企业办理工商注册,在电话咨询合肥市工商局后,她选择在网上申报工商登记。
  “登录合肥市工商局网站,填报企业信息,上午提交核名申请,下午一查已经通过审核了。”朱敏介绍,3个工作日后,她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以前听说工商登记很麻烦,我还想找黄牛代办呢,没想到现在通过手机就能办理,连企业年报也可以网上申报,不用跑路就能办证,企业办事方便多了。”朱敏喜悦地说。
  为进一步提高办证效率,合肥市工商局全面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实现全区域、全业务、全类型网上办理,实现涉企证照事项“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通过网上企业登记系统,企业在网上申报名称核准时将投资人信息、注册资本、地址等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工商系统的数据库中,工作人员在网上对企业申报名称进行核准后,企业即可领取名称核准通知书。
  企业信息上网,各监管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实现相同信息“一次采集、一档管理”,企业再也不用重复提交材料。黄耀介绍:“以前要办的证多,经常要多次提交材料,到工商局提交一次材料,到国税局、地税局、银行还要重复提交,往往要交四五份材料。”
  电子化办证,不仅减轻了企业负担,对于工商部门工作人员来说,也意味着可以从繁琐的业务中解放出来。孙瑞国介绍,以前工商窗口工作量大,责任重。企业提交的材料少则几十张,多的有几本书厚,一一审核工作量很大。2009年,合肥市档案库面积只有200多平方米,到2013年商事制度改革前,已经扩大到近千平方米。而电子化服务平台的搭建,不仅实现了企业办证“零见面”“无纸化”,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工商部门的服务效能。
  为方便企业就近办理工商登记业务,提高工商登记效能,合肥市还进一步下放企业登记权限,在去年将500万元以下内资企业登记权下放到四个城区的基础上,自2017年12月1日起,进一步将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下的内资企业登记权限下放到所在区市场监管局登记,进一步扩大各辖区的办事权限,方便企业就近办事。
  “建立信息披露、诚信档案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失信者一处违规、处处受限”
  “多证合一”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释放了大众创业活力。今年1月至11月,合肥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3.7万户,同比增长41%;全市实有登记各类市场主体从改革前的303487户增长到666698户,市场主体注册资本从改革前的5298亿元增长到23483.2亿元。
  市场主体大批涌现,对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合肥市通过建立“多证合一”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实行“互联网+监管”模式。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安徽)和安徽省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实现各类涉企信息归集,并在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
  记者登录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企业的工商信息、年报以及各部门的监管信息,都在网上公示,甚至企业是否有失信行为,受到过何种行政处罚,是否进入黑名单等信息,都可以清楚查询。
  “通过建立信息披露、诚信档案制度和黑名单制度,让失信者一处违规、处处受限。”许俊超介绍,政府的监管理念和方式正在转变,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通过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强化企业自我约束功能,降低市场交易风险,减少政府监管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采访中,许俊超介绍,在推进“多证合一”改革中,仍然存在堵点,比如一些部门之间无法顺畅交互信息等体制机制问题,造成企业办事困难,推进“多证合一”还需要各部门之间协调推进,理顺关系。如商务部门两项备案在“56证合一”后已整合,但是工作实际中,若不在商务部门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手续以及没有获得《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备案回执》的企业,在外汇管理局、海关、银行一系列后续手续将无法办理。未来进一步推进“多证合一”改革,还需要各部门之间理顺关系,协调推进。
上一篇: 安徽推行工商注册 “七十一证合一”,换来了市场活力的迸发 下一篇: 上海自贸区启动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改革试点